DAY by day , In Vatican 凡蒂岡 旅遊隨筆: 在這次旅程中認識一位銀髮老伯伯,已經 70 多歲的他,耳朵重度重聽,一旁陪伴他的是位稍稍嘮叨的婆婆,但這對銀髮伴侶,一路令我開懷大笑,老伯總是快步向前、笑臉迎人,走起路來健步如飛,喜歡跟人哈啦;阿婆一路可猛的很,猛著採購,猛著用她可愛的台腔英語與外國人溝通,幾天下來看到她順心的溝通樣子很令人開 心。 另一對則具優雅氣質的銀髮夫妻,當我與他們交談時,我總可以分享到屬於她們的人生和智慧,這種隨緣關係點亮的光,讓我們彼此間留下這段歡樂的回憶,這一切每當我憶起總會微笑!他們讓我佩服她們的開朗樂觀,學習到「活得久,要活得好」的道理。 旅遊足跡拉到 『凡蒂岡』 這個世界最小國家時, 當 我ㄧ站在聖彼得大教堂廣場上( 貝爾尼尼設計 ),立刻被廣場環繞的柱廊與建物雕像的氣勢強烈震撼,體驗到建築巨大壯觀的氣勢。
柱廊採巴洛克式建築、四柱並排的圓柱共計 284 根,上面有 96 座雕像
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 米開朗基羅所設計的圓形屋頂
兩旁的噴泉,也是廣場上受注目的焦點
教堂很大據說可容納5萬多人。建造工程浩大共花了 120 年 (1506 ~ 1626) 才竣工。 此大教堂共經歷了 著名建築大師包括有拉斐爾、小桑迦洛、米開朗基羅、 貝爾尼尼等 等 多位 文藝復興時期 與 巴洛克時期 的建築師之手 。
聖彼得
在教堂前方廣場左右各有一座雕像,右方是手握兩把鑰匙的聖彼得 ,左方是持劍與披卷的 聖保羅 。 廣場前的契約大道,分佈各國使館
聖保羅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教堂正門左右各有一個圓鐘,分別是本地時間與法國時間 ( 因梵諦岡 有一段時間為法國 統治 ) 。
廣場上方尖碑下方處的鑲雕
這是主教的瑞士傭兵, 他們穿著的制服是由米開朗基羅所設計
進入 教堂內瞬即被裡面的 富麗堂皇震撼,各色大理石交織漂亮又雄偉, 堂內共有 11 個大小不同的禮拜堂, 45 座祭壇。內部的 地板、牆面、祭台、雕像、 巨柱與天花板 全是採用大理石打造, 到處充滿大理石雕刻鑲嵌,參觀的當下不由 驚呼連連!讚嘆大師們巧奪天工的美麗 藝術 ,在這裡除了米開朗基羅的鉅作外也有不少貝爾尼尼的作品。
大門上的浮雕
大門上的浮雕,每面都是聖經上故事
金碧輝煌的屋頂
這是貝爾尼尼做的教宗墓碑,圖中是 教宗 ,左邊的是 聖母馬利亞 ,右邊是 聖女貞德 , 下方是一片暗紅花紋的的幔布(布下面是死神),整個作品全是大理石,實在仰慕他的天份,竟然能讓大理石表現出似真物的縐摺。
聖母馬利亞
聖女貞德
教堂內部空間是由相當高的柱樑大理石作為牆壁,加上拱頂與大理石的人物雕塑,一區區的組成這個大教堂。大理石的色澤與花樣幻化在白色、藍色、紫色等等顏色中,有的帶著美麗的紋路或斑點,有的潔淨無瑕;甚之大理石透過頂窗投入的光更亮麗了色澤,而光源也帶給人一份至高無上神聖召喚的感受,讓我心生敬畏。
~~~~~~~~~~~~
~~~~~~~~~~~~
~~~~~~~~~~~~
~~~~~~~~~~~~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教堂大廳上的穹窿大圓屋頂十分別致,它爲米開朗基羅晚年的傑作,擡頭仰望觀賞天穹,圓頂壁上有鑲嵌畫、雕刻和玻璃窗。而這些是許多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作品。
→ 屋頂的鑲嵌的英文字母,據說 一個字相當一個成人高度,不過遠距目測很難看出實際比例 …
貝爾尼尼設計的主壇頂篷
著名的 聖殤 , 米開朗基羅 23 歲的作品,描述的是聖母抱著耶穌軀體時的哀痛神情...
聖彼得寶座上的天使
意欲了解米開朗基羅的曠世鉅作 最後的審判 & 創世紀 更多資訊者,請連結至下列網站,介紹的相當完善喔! http://www.csie.ntu.edu.tw/~r90068/tmp/2007_06_12-20/1-2.Cappella_Sistina/page_01.htm
人們聚集的廣場旁有梵蒂岡的事務辦公廳,在離開此地時為了完成一個心意,我拜訪 …… ÷÷÷÷÷÷÷÷÷÷÷÷÷÷÷÷÷÷÷÷÷ 在與辦事員雞同鴨講‘ 三條線’ 溝通中,本無交集,因他的一句 Do you know "St Peter" ? I answer "Yes". 就這般神蹟顯現 ,,, 彼此在笑聲中竟順利完成了我的目的 ~ ~ ~
仿造米開朗基羅創世界畫作中的精典(上帝將生命賦于亞當時的接觸)
http://www.youmaker.com/
ccgu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(0) 人氣( )